新闻动态

名医治疗慢性咽炎的验方老中医秘方专家名方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13    点击次数:97
以下是针对慢性咽炎的中医验方整理,结合历代经典方剂与当代名医临床经验,涵盖辨证分型内服方、特色验方及外治调护方案(注:慢性咽炎多虚实夹杂,需辨证施治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):一、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基础验方1. 肺肾阴虚型(最常见证型)症状:咽干隐痛、灼热感,夜间或劳累后加重,伴干咳少痰、腰膝酸软、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法:滋阴润肺,益肾利咽。验方:

百合固金汤加减(《慎斋遗书》)

组成:百合 15g、生地黄 12g、熟地黄 12g、麦冬 15g、玄参 15g、贝母 10g、桔梗 10g、甘草 6g。

功效:滋肾阴、养肺阴,兼利咽化痰。

名医经验:广州中医药大学某专家临证时,常加射干 10g、木蝴蝶 6g 增强利咽之功,若咽痒明显,加蝉蜕 6g、僵蚕 10g 祛风止痒;伴声音嘶哑者,加凤凰衣 10g、诃子 6g 敛肺开音。

2. 脾胃虚弱型症状:咽干不适、异物感,伴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、神疲乏力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治法:健脾益气,升清利咽。验方:

补中益气汤加减(《脾胃论》)

组成:黄芪 20g、党参 15g、白术 12g、当归 10g、陈皮 10g、升麻 6g、柴胡 6g、甘草 6g。

功效:补中益气,升阳举陷,改善脾虚所致咽部痞塞感。

名医经验: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某教授常用此方,加桔梗 10g、茯苓 15g 利咽化湿,若兼痰湿,加半夏 10g、厚朴 10g 燥湿化痰;咽干明显者,加麦冬 15g、天花粉 15g 养阴而不碍脾。

3. 痰瘀互结型症状:咽部刺痛、异物感如 “梅核”,晨起痰多色白或黄,伴胸闷腹胀,舌暗有瘀斑,苔白腻,脉弦滑。治法:化痰散结,活血利咽。验方:

半夏厚朴汤合会厌逐瘀汤加减(《金匮要略》《医林改错》)

组成:半夏 10g、厚朴 10g、茯苓 15g、紫苏梗 10g、桃仁 10g、红花 10g、当归 10g、桔梗 10g。

功效:行气化痰,活血化瘀,消除咽部痰结血瘀。

名医经验:上海曙光医院某老中医在此方基础上,加浙贝母 12g、僵蚕 10g 增强化痰散结之力,若咽部暗红充血,加丹参 15g、赤芍 12g 活血化瘀;痰黄者加黄芩 10g、瓜蒌 15g 清热化痰。

二、名医特色验方与流派经验1. 干祖望教授 “慢咽汤”(耳鼻喉科泰斗)

组成:太子参 15g、南沙参 15g、玄参 15g、麦冬 15g、五味子 6g、茯苓 12g、桔梗 10g、生甘草 6g。

功效:益气养阴,利咽生津,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慢性咽炎(常见于教师、歌手等用声过度人群)。

加减:咽痒加蝉蜕 6g、薄荷 6g;痰多加川贝母 10g、瓜蒌 15g;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加僵蚕 10g、牡蛎 30g(先煎)软坚散结。

2. 朱良春教授 “利咽汤”(国医大师)

组成:桔梗 10g、甘草 6g、玄参 15g、麦冬 15g、木蝴蝶 6g、凤凰衣 10g、蝉蜕 6g、僵蚕 10g。

功效:养阴利咽,祛风散结,尤适用于阴虚夹风邪所致咽痒、异物感。

外治搭配:配合 “咽药散”(硼砂、冰片、青黛等研末)吹喉,每日 2 次,缓解局部炎症。

3. 邵荣世教授 “清润利咽方”(江苏省名中医)

组成:南沙参 15g、麦冬 15g、玉竹 12g、天花粉 15g、桔梗 10g、甘草 6g、木蝴蝶 6g、藏青果 10g。

功效:甘寒清润,生津利咽,适用于燥热伤阴型慢性咽炎(常见于秋季或长期熬夜者)。

特色:强调 “清而不寒、润而不腻”,忌用苦寒伤胃之品,常配生谷芽 15g 护脾胃。

三、外治秘方与日常调护方1. 经典外治验方

含漱方:玄麦甘桔汤化裁

组成:玄参 15g、麦冬 15g、甘草 6g、桔梗 10g、薄荷 6g。

用法:水煎 200ml,放凉后含漱,每次 10-15 分钟,每日 3 次,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。

贴敷方:吴茱萸贴涌泉穴

组成:吴茱萸 30g 研末,醋调为糊状,敷于双侧涌泉穴,纱布固定,睡前贴敷,晨起取下。

功效:引火归元,适用于虚火上炎型慢性咽炎(症见咽干、咽痛但手足不温)。

2. 代茶饮与食疗方

利咽开音茶(经验方)

组成:胖大海 3 枚、麦冬 10g、木蝴蝶 6g、甘草 3g、桔梗 6g。

用法:沸水冲泡,代茶频饮,适用于阴虚咽燥、声音嘶哑者。

沙参麦冬粥

组成:沙参 15g、麦冬 15g、玉竹 10g、粳米 100g。

做法:药材煎水取汁,入粳米煮粥,加适量冰糖,每日 1 剂,滋阴润燥,适合肺胃阴虚者。

四、辨证加减与注意事项

随证加减:

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,加三棱 10g、莪术 10g 活血化瘀(需配伍健脾药防伤正);

兼胃食管反流(反酸、烧心伴咽堵),加旋覆花 10g(包煎)、代赭石 30g(先煎)降逆和胃;

遇寒加重、咽部发凉者,加桂枝 6g、细辛 3g 温阳利咽(需辨明虚实,避免燥热伤阴)。

生活调护关键:

忌辛辣、生冷、油炸食物,少食甜食(生痰助湿);

避免接触粉尘、油烟及刺激性气体,用声过度者需定期 “嗓音休息”;

保持情绪舒畅(肝郁气滞易致痰气互结,加重梅核气)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伤阴。

重要提醒慢性咽炎病因复杂(如鼻炎鼻涕后流、胃食管反流、职业环境刺激等),需先明确诱因再辨证用药。若长期咽部异物感伴体重下降、吞咽困难,需排除食道或咽喉器质性病变(如肿瘤)。中医治疗以调理体质为主,疗程通常 2-4 周,建议配合喉镜、胃镜等检查,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TB.田园猫: 视频歌曲 陈瑞《最后的枫叶》
下一篇:没有了